机器人智能分拣系统井然有序地“搬砖”传菜、炒锅机器人自动识别菜单和炒菜、AGV送菜小车在头顶云轨上平稳穿行,一道道菜品从“天”而降……6月22日,一个前所未见的机器人餐厅综合体在广东顺德碧桂园总部附近开业。
涵盖中餐、火锅、快餐三大业态的20余款餐饮机器人设备齐刷刷惊艳亮相,科技感爆棚。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其核心技术由碧桂园旗下AG九游会官方网站自主研发。
碧桂园在2018年7月宣布进军机器人领域,2019年5月专门成立了机器人餐饮公司。不过当时不少人还在怀疑:搞地产的要转向高科技,特别是要让机器人学会做菜,这靠谱吗?然而从研发制造、系统搭建到整体运营,迈出这从0到1的一大步,距离去年5月旗下机器人餐饮公司成立才1年多时间里。
为什么地产龙头碧桂园这么快又跨界成为了机器人餐饮行业的一匹“黑马”?“创业教育之父”杰弗里·蒂蒙斯在《新企业的创建》一书中提出,成功的创业活动(商业模式)离不开商业机会驱动、团队决策主导和必要资源保证,这似乎正能解释碧桂园机器人餐饮迅速崛起的原因。
机会驱动:迎接餐饮智慧转型风口
历史上,每一次生产方式变革都孕育着巨大的商业机遇。1974年,第一台个人电脑问世,比尔?盖茨就是看到机会,毅然从哈佛退学成立公司,后来的全球科技巨头微软由此肇始。
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提速,机器人、人工智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极大拓展了人类想象力的边界,在需求极大、却又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就酝酿着下一个风口。国家统计局显示,2019年我国餐饮业收入达到46721亿元,比上年增长9.4%。伴随疫情后复工复产有序开展、居民消费进一步释放,预计2020年我国餐饮市场规模将突破5万亿元。餐饮业毫无疑问将是形成国内强大市场、释放内需潜力的重要行业。
从西周时期能歌善舞的伶人木偶,到古希腊最原始的机器人自动机,人类一直梦想着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工作。然而,过去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人类解决吃饭问题始终要面对一个现实——必须依靠人力加工,必须面对自己做饭太累、味道不稳定,外面餐厅厨师贵、人难招、成本高等矛盾。
世界和中国机器人市场这些年都有突飞猛进的增长。有研究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美元。自2016年以来国家已陆续出台一系列机器人专项支持政策,引导深入实施“智能+”,大数据、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建发展,助推餐饮业智慧转型的相关技术和基础设施将越发成熟。
如果让自动化、智能化的机器人来代替完成复杂的餐饮服务工作,既有助于解决餐饮企业的成本、人效、坪效等问题,又能解决消费者关注的餐饮时间、成本、安全卫生等问题,特别是后疫情时代,机器人餐饮能减少人与人接触、实现无人化,体现出高度的“边际递增”效应。
行业有痛点、社会有需求、解决有方向,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引领下,未来万亿级的智慧餐饮蓝海市场不是梦。在地产行业已积累庞大规模和雄厚实力的碧桂园显然看到了智慧餐饮产业的机会,决心成为这一领域的开拓者。
决策主导:新趋势下创新应变
彼得·德鲁克曾说,“我们无法左右变革,只有走在它前面。”在成功的商业模型里,创业者或团队一方面具有相当的柔韧性,能够顺应潮流、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另一方面一定是善于学习、创造力非凡。这些成功创业模式的“基因”也在碧桂园创新应变中得到印证。
回看碧桂园发展史,有很多应变与创举,比如最早的学区房、早期郊区大盘模式等等,无一不是大大拓展了市场机会,最终成长为领军企业。进入存量时代,碧桂园又迅速挺进高科技领域,跨界涉足机器人、现代农业,并围绕提升全周期竞争力主动进行了调整应变,继续确保了行业的优势地位。
在碧桂园集团内部会议上,高层经常强调的是“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都在变”“要善于学习和总结提升”“要永远保持好奇心”,不断探求事物存在是否合理。这样始终不懈的思考力,让决策独具敏锐嗅觉,也让创新基因深入企业灵魂。
庞杂的分析决策往往也蕴含着简单的道理,碧桂园选择发力机器人餐饮行业的理由相对简单:符合“对人好、对社会好”的价值定位,机器人烹饪稳定、高效、安全,能够快速标准化复制,并与地产、农业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能够真正服务于现代美好生活。尤其是从安全、质量、效率、竞争力等角度拓展延伸,发展建筑机器人、餐饮机器人业务,也是碧桂园顺势而为开辟的新战场。
碧桂园创始人曾多次提到早年参观国外企业的感受:人员极少的车间里机器人帮助生产稳定快捷高效,产品保持极高的良品率,现代化生产带来的强烈震撼深深地印刻在脑海中,相信机器人事业一直是公司掌舵人的宏伟梦想。
这一决策正好契合了“无法左右的”变革趋势:当前传统餐饮行业不得不面临着成本逐渐增长、管理效率偏低、品质安全卫生保障不足等挑战,另外工作环境差、重复繁重、缺少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难吸引年轻人。全面提升餐饮业创新发展水平,推动餐饮业向大众化、集约化、标准化转型升级趋势已来。
资源保证:技术+应用,助力实现从0到1
机器人餐厅并非新概念。在国内,盒马、京东、海底捞等企业正在布局机器人餐厅,简单加工、装盘、传菜等环节已能够实现自动化。在国外,IBM推出人工智能开发菜谱的应用,美国、韩国出现了会拌沙拉、煮面条的机器人。
但机器人餐厅的规模化、智能化整体运营至今还停留在想象层面,关键问题仍在于技术如何突破中餐如何实现标准化、系统化运营采用何种商业模式。碧桂园在引领科技变革上重点谋划了关键的两个方面:一是不遗余力地在技术上持续投入;二是要把技术充分地和实际应用场景结合起来。
首先是挺进“无人区”,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缺少技术力量的强大支撑,餐厅的系统搭建和整体运营、机器人技术的及时升级迭代、未来能否形成技术“护城河”都将面临许多考验。碧AG集团总经理邱咪透露,已组建了300余人的核心研发团队,80多个项目已经立项并投入紧张研发,累计提交超500项专利申请,已完成61种样机的研制,部分已进入量产阶段。
目前,AG集团已打造6家机器人餐厅实体店,涵盖中餐、快餐、火锅、煲仔饭等多个不同品类。中科院赵淳生院士从技术的角度给予肯定:“在目前餐饮机器人行业中技术最先进、业态最完整、产品最丰富,不仅在很多方面填补了行业空白,还具有标杆意义和研究价值。”
其次碧桂园自身多元产业优势提供了良好支撑,AG集团一开始就有了很好的起步空间。
比如,在供应链前端,AG集团与碧桂园农业板块合作推进产地直采,自建中央厨房,实现食材全流程可监测、可溯源;在后端,不管是门店运营、单机投放还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均可在房产项目、酒店、教育、物业等在内的多元场景中很快落地。这样就保证了机器人餐饮业务的小步快跑、快速提升,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优势再次得到凸显。
从机器人餐饮到智慧餐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让机器人做出的菜品更有“温度”和“灵魂”;通过系统化运营和模式复制建立成本优势等等,都不简单、需要付出更多艰辛探索。
对很多人来说,2020年是“魔幻”“动荡”的一年,但同时也许这就是创新机会来临的“最好的时代”,在真正技术革命面前,一切颠覆皆有可能。